《重庆市九龙坡区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划分方案》政策解读
日前,区政府办公室印发《重庆市九龙坡区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划分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现将有关情况解读如下。
一、划分背景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十四五”噪声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重庆市噪声污染防治办法》,提高噪声污染防治措施的可操作性,改善全区声环境质量,进一步保障居民生活、学习和工作等场所的安静,根据九龙坡区声环境管理工作实际,由区生态环境局牵头编制《重庆市九龙坡区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划分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二、基本术语
(一)噪声敏感建筑物
指用于居住、科学研究、医疗卫生、文化教育、机关团体办公、社会福利等需要保持安静的建筑物。
(二)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
以用于居住、科学研究、医疗卫生、文化教育、机关团体办公、社会福利等需要保持安静的建筑物为主的区域。
根据管理需要,可以将受建筑施工噪声影响较大的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边界线外一定距离内的区域划定为噪声敏感建筑物临时扩展区,按照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管理。
三、主要内容
《方案》由六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总则
明确《方案》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划分依据、适用范围。
第二部分:划分方法
包含基本术语、划分步骤、划分原则、划分技术要求。
第三部分:划分结果
(一)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
本次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划分范围为九龙坡区建成区,不含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直管园,包含渝州路街道、石桥铺街道、二郎街道、杨家坪街道、黄桷坪街道、谢家湾街道、石坪桥街道、中梁山街道、九龙街道、华岩镇、陶家镇、西彭镇、铜罐驿镇。本次九龙坡区共划定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111个,面积32.34平方公里,占九龙坡区全域面积的13.90%、占九龙坡区声功能区划面积的32.97%。
(二)噪声敏感建筑物临时扩展区
根据各镇街提供数据,确定噪声敏感建筑物临时扩展区清单,共计16个噪声敏感建筑物临时扩展区。
第四部分:实施、监督和管理
从强化管理规定、强化统筹调度、加强宣传教育等3个方面提出工作要求,明确管理规定和监督管理。
第五部分:附则
(一)本《方案》由九龙坡区人民政府批准实施,原则上5年调整一次;严格修改程序,确因建筑物属性、用地性质发生实际变化,可实施动态修编。
(二)本《方案》未尽事宜,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等相关规定执行。
(三)本《方案》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第六部分:附图与附表
四、政策问答
(一)“噪声敏感建筑物”与“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是什么?
答:噪声敏感建筑物,是指用于居住、科学研究、医疗卫生、文化教育、机关团体办公、社会福利等需要保持安静的建筑物。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是指以用于居住、科学研究、医疗卫生、文化教育、机关团体办公、社会福利等需要保持安静的建筑物为主的区域。
(二)噪声敏感建筑物临时扩展区是什么?
答: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周边直线200米范围内,或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优化确定的范围内,如存在一定规模的建筑施工工地,则该范围自动划为噪声敏感建筑物临时扩展区,并按照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有关要求进行管理。
(三)《重庆市九龙坡区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划分方案》的划分目的是什么?
答:划分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是有效控制噪声污染,改善全区声环境质量,保障城市居民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场所安静的重要手段。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划分后将进一步提高噪声污染防治措施的可操作性,加快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噪声污染问题,提高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声环境质量,推动全区声环境质量改善,提升群众满意度。
(四)《重庆市九龙坡区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划分方案》具体划分了哪些区域?
答:九龙坡区建成区范围,主要涉及渝州路街道、石桥铺街道、二郎街道、杨家坪街道、黄桷坪街道、谢家湾街道、石坪桥街道、中梁山街道、九龙街道、华岩镇、陶家镇、西彭镇、铜罐驿镇;不含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直管园范围。
(五)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和声环境功能区的差异是什么?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第十四条第二款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国家声环境质量标准和国土空间规划以及用地现状,划定本行政区域各类声环境质量标准的适用区域;将以用于居住、科学研究、医疗卫生、文化教育、机关团体办公、社会福利等的建筑物为主的区域,划定为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加强噪声污染防治。”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是区域规划调整、引导产业布局和用地结构优化的科学依据,也是强化噪声源监督管理和环境执法的重要手段。而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是以用于居住、科学研究、医疗卫生、文化教育、机关团体办公、社会福利等的建筑物为主的区域,是为了加强该区域噪声污染防治,保障居民的安静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