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 学教结合见真章 实干惠民显担当 九龙坡区持续推进学习教育见行见效之十一
连日来,我区各镇街、各部门不断增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为自觉,持续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精心组织推进学习研讨,推动问题查改整治更加精准高效,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做好本职工作推动事业发展的生动实践。
区住房城乡建委
在工程建设领域
全面推行“五个一”工作机制
成立以党组书记、主任为组长的专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区建设事务中心。建立“委党组统筹—党支部落实—项目一线执行”三级责任体系,组建3个专项督导组开展常态化检查。制定《九龙坡区工程建设领域常态化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五个一”工作方案》,建立“季度通报+年度考评”工作机制,将落实情况纳入项目评奖评优管理。截至目前,已在全区62个在建工程项目中实施“五个一”工作,覆盖建设、施工、监理等单位200余家,涉及从业人员6000余人。
建强临时党组织,党建引领筑牢廉政根基。在符合条件的16个重点项目上建立临时党支部,共计党员134人,让党旗在项目一线高高飘扬。
签订廉政承诺书,压实责任强化自律意识。组织62名项目负责人,572名关键岗位人员,分层次、分类别签署了具有岗位针对性的《廉政承诺书》,确保责任传导到“神经末梢”。
深化廉政教育,警钟长鸣增强拒腐能力。对涉及工程建设、行政审批、资金管理等关键岗位人员,集中组织开展“以案四说”警示教育2次,先后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中央、市、区纪委集中整治有关会议、整治工作批示精神,覆盖500余人次。
完善监管制度,阳光工程接受社会监督。一方面不断健全监督管理体系,对项目监管频次、检查登记、执法记录、台账资料归档等做出新的要求。另一方面在项目大门显眼处统一设置廉政公示牌,公开责任主体、监督电话及廉政要求,覆盖率达100%。
创新数字监督,科技赋能提升防控效能。全面推行“执法检查报备码”及12388“码上举报”小程序。
区教委
重实干求实效
提升服务水平维护师生利益
重“实干”,着力提高服务水平。一是发挥引领作用。班子成员带头践行区委“文不过夜、事不过周”“快、准、实、全”作风要求,实干风气明显提升。二是建强机关队伍。制定《关于加强在教委机关挂职锻炼干部管理办法(试行)》,对机关上派挂职干部推行每月工作实绩考核,结果公开通报,以压力促进干部务实作为。三是严管干部教师。制定《重庆市九龙坡区教育委员会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实施办法》,健全教师准入、师德教育、典型引领等10项机制。
求“实效”,切实维护师生利益。一是优化绩效分配。针对一线教师反映强烈的“部分学校校级干部、中层干部不上课、少上课”等问题,要求1176名学校副职、中层带头一线上课,把教学业绩作为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推动形成崇实向上的教学风气。二是强化“群腐”整治。落实中小学食堂“三同三公开”机制,建立财务管理数字监管平台,对存在异常的渝西中学等10所学校发函督促整改,结余的415.9万元全部用于学生,有效防范侵占学生利益行为;清退29所学校食堂、小卖部等违规款项517万元,对12所存在问题的学校进行书面通报、诫勉2人,分层约谈整治推进不力的责任人182人次。三是深化师生减负。针对师生反映的学校承担社会事务较多等十项负担过重问题,逐一调研核实、检视剖析,整改率100%。
铜罐驿镇
打造“初心梦工坊”
破解群众就业难
铜罐驿镇党委坚决把学习教育作为破解就业难题的“思想引擎”,鲜明树立“群众期盼所指,即学习聚焦所向”的工作导向,引导党员干部在学思践悟中淬炼为民初心。镇党委书记带头下村社、访民情、听民声,坚持每月至少下1次基层,推动解决一批难题,班子成员主动作为、反思剖析,先后召开9场次就业需求“院坝会”。
以“家人视角”深刻反思催生“靶向破题”思路,升级现有“零工驿站”,全力打造集“技能培训、就地生产、订单销售”功能于一体的“初心梦工坊”,让群众足不出村端稳“饭碗”。为杜绝“闭门造车”,镇人大主席用实际行动坚守“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信念,率队密集考察4家手工制品企业,以扎实调研确保决策紧贴地气、精准有效。
坚决摒弃“坐等上门”的惰性思维,由镇分管领导带队主动叩门,对接企业需求,成功携手重庆建茂电子连接器有限公司引入手工过桥端子制作等订单,其操作简易、工时灵活的特性高度契合居家宝妈、残疾人、临时就业过渡人员以及就业困难人员。积极联动建茂公司开展技能培训,送技入村举办2期专项赋能培训,吸引近50名群众踊跃参与,其中28人通过考核认证获得稳定接单资质。
记者 范坤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