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坡:做好数字乡村试点 打造“数智乡村
近年来,九龙坡区坚持把数字乡村建设行动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依托铜罐驿镇数字乡村信息服务平台,开展1个乡村智慧大脑、2张数字化一张图、5大乡村振兴领域、N项落地应用场景“1+2+5+N”云平台试点建设,聚焦构建数字生态农业示范基地,推动数字化乡村治理新探索,铜罐驿数字乡村信息服务平台获评重庆市2022年数字乡村十大优秀案例。获批首批全国农村社区治理实验区、全市首个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先行示范区,建成国家级乡村治理示范村1个,成功创建市级美丽宜居乡村、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村、示范点等共29个。
一、建强一个数字乡村大脑,推动乡村数据“聚起来”。一是打造“智能平台”。集成各条线涉农信息资源,建设开放共享的数字乡村信息服务智能平台,研发推出数字党建、数字产业、数字治理、数字生活等涉农大数据“一张图”,对数字乡村建设进行实时监管和科学调度。二是拓展“学习阵地”。依托“学习强国”平台,“强国机”等信息化设备,采取“线上+线下”、“固定+流动”、“现场+远程”形式,开展“数字主题党日”活动,推动学习教育常态化。深度挖掘党史故事和统战文化,传承周贡植故居红色基因,以初心学堂微党校、古井茶室、橘乡书屋、初心邮局等活动载体,开展“三亮三评”特色党建活动,提升党建品牌内涵。推行“课堂+展厅+实地”的教学模式,让“红色”成为干部教育培训的“主打色”。三是创新“电商渠道”。做强“长江花果山·四季花果乡”“九农原乡”“清栖谷”等农文旅项目,发展“电子商务+乡村旅游”模式,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农产品销售和乡村旅游深度融合。2023年,新增市级以上认定农业品牌 6个,累计获市级以上农业品牌99个,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
二、构建2个数字化一张图,引领乡村产业“火起来”。一是构建“数智农业一张图”。制定实时气候环境、土壤状态、病虫害等大数据“数智农业一张图”,实施标准化种植管理,成为全产业链的“导航灯”和“指挥棒”,降低人力成本70%,水肥用料节省50%,提升一级果品20%。二是构建“数字乡村一张图”。汇集产业种植户、加工企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数据,通过智能分析、集中展示、科学应用有效融合,实现“数字乡村一张图”,有效提升了产业监管、产业指导、精准施政、数字化运营等能力。对铜罐驿镇农业公园700亩柑橘园等项目实施数字化改造,让农业发展更有精度。三是构建“九大系统”。围绕农业四情设备监测、智慧灌溉等设备,通过数智技术支撑底座和物联网数据采集技术,构建农业公园土壤墒情监测系统、视频监测系统、智慧灌溉系统、智能控制及数据可视化系统、产品质量溯源系统、数字园区管理等九大系统,实现农业公园全域智能化覆盖。
三、打造N个特色应用场景,推动乡村生活“活起来”。一是定制智慧大屏。定制智慧大屏IPTV,提供网上政务、在线医疗、法律援助等15项服务,有效解决数字乡村建设“最后一百米”难题。截至目前,智慧大屏点击量已超180万次。利用“法进万家”、人民调解App,培育“法律明白人”57人、“学法用法示范户”14户,有效推动农村网络普法。二是织密“一张网”。编制《九龙坡区数字乡村发展实施方案》,织密数字乡村建设“一张网”,逐步提高乡村互联网普及率。推出“阳光政务”服务,促进乡村基层权力规范运行,推动村民自治走向深入。三是推进数字赋能。加速推进数字乡村“1+2+5+N”云平台试点建设,大力推动西彭镇花果山智慧果园项目、“双数工程”(数字乡村和数智农业)项目,用数字化手段赋能农业农村多元化场景应用,打造智慧农田、智慧果园、智慧菜园、智慧水产、智慧工厂,利用科技力量提质增效。依托英雄湾乡村振兴学院资源,线上培训基层干部和新型农民3500余人。